以下是恒温恒湿试验箱 PLD 控制器温湿度循环程序设置的通用流程,结合行业标准和设备操作规范整理而成。由于不同品牌 / 型号的 PLD 控制器界面和功能可能存在差异,实际操作需以设备说明书为准。以下步骤供参考:

一、前期准备:
1.确保设备已通电并稳定运行,检查温湿度传感器、加湿 / 除湿系统、制冷 / 加热模块是否正常工作。
2.清洁工作室,移除杂物,避免影响温湿度均匀性。
3.确认水箱水位充足(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),排水管路畅通。
4.设定超温保护值(通常高于试验最高温度 10-20℃),防止温度失控引发事故。
5.启用湿度异常保护(如湿度超过 98% RH 时停止加湿),避免水汽泄漏损坏设备。
6.检查接地是否良好(接地电阻≤4Ω),确保电气安全。

二、进入编程模式:
1.登录权限:通过设备控制面板或配套软件登录管理员账户,部分设备需输入密码解锁编程功能(以武汉安德信检测设备厂家控制器为例)。
2.选择程序类型:进入 “程序编辑" 或 “循环设置" 界面,选择 “温湿度循环程序" 模式。部分控制器支持多段编程(如阶梯式、线性变化),需根据试验需求选择。
三、参数设置与程序编辑:
1.定义温湿度循环阶段:
阶段 1(高温高湿):
温度:输入目标值(如 85℃),设置升温速率(通常 5-15℃/min)。
湿度:输入目标值(如 85% RH),保持时间(如 2 小时)。
阶段 2(降温 / 低湿):
温度:输入目标值(如 - 40℃),设置降温速率(如 3-10℃/min)。
湿度:根据标准要求调整(如低温阶段可能无需湿度或保持低湿)。
阶段 3(恢复 / 稳定):
温度:返回常温(如 25℃),设置升温速率。
湿度:恢复至初始值,保持时间(如 1 小时)。
2.设置循环次数与模式:
总循环次数:输入所需循环次数(如 50 次),部分设备支持无限循环。
循环模式:选择 “连续循环" 或 “单次循环后停止",若需多段循环(如高温→低温→高温),需在程序中重复定义阶段。
3.添加保护功能:
温湿度波动限制:设置允许的温湿度波动范围(如温度 ±0.5℃,湿度 ±3% RH),超出范围时设备自动报警并暂停运行。
延迟启动:设置程序启动前的延迟时间(如 30 分钟),用于预调试或样品准备。
四、保存与验证:
1.保存程序:输入程序名称(如 “PCB_湿热循环"),选择保存路径,确保程序已成功存储。
2.空载试运行:在无样品状态下运行程序 1-2 次,观察温湿度曲线是否贴合设定值,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报警。
3.记录实际温湿度波动数据,若偏差超过标准(如温度 ±2℃,湿度 ±5% RH),需重新校准传感器或调整参数。
五、样品测试与监控:
1.装载样品:均匀放置样品,与箱壁保持 10cm 以上距离,避免遮挡风道。若样品为发热件,需计算散热量并调整参数。
2.关闭箱门,确保密封良好,避免温湿度泄漏。
3.启动程序:在控制面板或软件中点击 “运行",设备开始执行循环程序。实时查看温湿度曲线和剩余时间。
4.过程监控:定期检查设备状态,记录关键节点数据(如温度极值、湿度转换时间)。
5.若出现报警(如超温、传感器故障),立即暂停程序并排查原因。
六、试验结束与维护:
1.停止程序:循环结束后,设备自动停止并返回待机状态。若需提前终止,按 “急停" 按钮切断电源。
2.取出样品:等待箱内温度降至常温(如≤40℃),佩戴防护手套取出样品,避免冷凝水影响检测结果。
3.设备维护:清理工作室,更换湿球纱布(若有),排空水箱并清洁加湿罐。
4.检查密封条老化情况,定期校准温湿度传感器(建议每年一次)。
5.注意事项:标准合规性:严格遵循试验标准(如 GB/T 2423.34、IEC 60068-2-30),确保参数设置符合要求。
6.安全操作:避免在设备运行时打开箱门,处理高温 / 低温样品时需佩戴防护装备。
7.数据记录:保存完整的温湿度曲线和报警日志,作为试验报告的依据。
若需更详细的操作指导,请提供 PLD 控制器的具体品牌和型号,以便参考对应说明书。